就业扶贫,风景这边独好
2019-09-26 11:14:51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就业扶贫,风景这边独好

       扶贫,扶贫攻坚,精准扶贫,就业扶贫,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,就是要彻底消灭贫困,让全体中国人民过都上美好幸福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近些年来,边城洪安吹响了扶贫攻坚冲锋号,精准扶贫快速推进,就业扶贫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。可谓是,就业扶贫,风景这边独好。

      为了扎实推进扶贫攻坚,打赢精准扶贫战役。近几年来,洪安镇以“两不愁三保障”作为重要抓手,结合本地乡情村情,调整产业结构,制定精准扶贫计划,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,切实开拓就业门路,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增加经济收入,让贫困户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,真正实现脱贫致富。

     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和振兴经济,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路子。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大做绿色生态环保文章。

      近几年来,洪安镇按照“生态+”发展战略,围绕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思路,通过“村集体+专合社+公司+农户”的多方合作模式,流转土地发展柚子、脐橙等经果林,巧打特色林果产业品牌,积极践行“两山论”,推进农旅融合,力助农民增收致富,促进乡村振兴。

       优美的生态环境,需要自觉保护和整治同时并举。

       保护生态必须要管护好森林。2018年,洪安镇及时兑现全镇4万多亩公益林补助资金48.1万多元。同时兑现4万多亩集中管护林35名管护人员管护补助金8.1万多元,建卡生态护林员28名管护补助金7.8万多元。切切实实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。

       保护生态必须整治河流。为把边城洪安建设成为美丽山清水秀“渝东南第一镇”,洪安镇近年来对新田沟村河堤进行了专项整治。在2018年新田沟村已实施河堤整治2000余米基础上,2019年又整治河堤800余米。新河堤高约1.5米。东岸河堤0.8米;西岸河堤路面由原来60厘米的土路拓宽成2米宽的水泥路。河堤里外全部用水泥浇筑。整治后栽树绿化,将河堤建成一条乡村旅游人行步道。这项工程,惠及新田沟村4个村民小组1000多群众的生产生活。不仅解决了村居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,而且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      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洪安镇大力发展茶叶,药材,油茶等环保绿色产业。以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帮助居民就业,通过就业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。

一、发展种植解决居民就业

      镜头一:2019年3月14日,洪安镇平马居委会山坡上田地间,30多位村民们正忙着种植银杏。

       洪安镇经过认真分析银杏市场前景,经过充分征求村民小组群众意见后,决定扶持平马居委会发展银杏300亩,并与重庆万物春生制药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协议。

       平马银杏基地300亩75万株银杏,涉及柏树溪、翁家寨、泡木山、后街组4个村民小组。直接受益农户125户856人,其中贫困农户23户138人。此项目实施中以满足当地群众务工:银杏栽植和基地日常管护。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,增加贫困农民经济收入。

      镜头二:2019年3月17日,在洪安镇平马溜沙茶园, 60多名茶农采茶的身影散落在茶丛间。

      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的采茶通知已贴到洪安各村寨,采收芽茶50元一斤。周末,有的学生娃亦来到茶园采茶,一天可以挣到不少零花钱。

      镜头三:2019年4月14日,洪安镇贵亚村三红蜜柚产业基地,果农们正在开展除草、杀虫、剪枝及施肥等春季管护工作。

       三红蜜柚产业基地位于贵亚村贵棚、小冲、贵聋组三片基地。这里三面环山,东临清水江洪峨公路。种植已有四年,长势良好。今年预计有200来亩果园达30%挂果。

       前些年由于年轻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,导致部分田地被闲置撂荒。近两年来,洪安镇通过整合土地资源,引进优质蜜柚品种,投入200余万元,建成600余亩三红蜜柚产业基地。从而带动20余户建卡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、提供劳务等方式取得切实的经济收益。

       镜头四:2019年5月9日,在洪安镇猛董村茶叶+黄蜀葵基地,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与村民一道,正在为黄蜀葵苗施水肥、喷药水、除杂草等。

       2018年猛董村扩种茶叶480余亩。今年上春走长短结合发展路子,在茶叶基地套种黄蜀葵300亩。这项种植,直接惠及村民300余户1000余人,其中在基地务工的建卡贫困户有50余户。

       镜头五:2019年5月19日,洪安镇美其村新营组,40多名村民在地里忙着移栽黄蜀葵苗。

      美其村在400余亩脐橙基地里套种中药材160万余株黄蜀葵,采取“合作社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。由贫困户、村集体和合作社按5:4:1的比例进行股份分红。花种、肥料、除草剂等由村集体和合作社统一购买分配管理,同时免费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。村里有80多农户500余人参与到了黄蜀葵产业发展中,其中在基地务工的建卡贫困户就有30余户。

      不要小看绿色种植、管护、采收这些临时务工,这样的就业务工,一人一天40元或50元钱,为贫困人口家庭实实在在的增加了经济收入。

二、发展茶叶产业拓宽就业门路

       洪安猛董茶是闻名世界历史悠久的贡茶。

       为了加大茶叶生产,2019年6月16日,洪安镇组织茶农和茶企到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学习茶叶种植、加工新技术。这一举措,有效促使了洪安茶农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。对如何种好茶,怎样加工好茶,推进洪安茶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洪安镇特意在平马(卡措)茶苗基地新修产业路。从坡脚至山坡顶,这条路段全长2000米,宽3.5米。路于8月底完成硬化并投入使用。这条产业路给50余户茶农600余亩茶叶基地管护带来了便捷。

      近几年来,洪安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,全镇茶叶面积达1.1万余亩。通过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销售、产业化经营,茶叶已成为洪安脱贫致富的生态经济产业。

       平马居委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,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推进茶叶发展。新建茶叶基地400亩。运用农行100万定点帮扶资金发展茶叶产业,其中70万元用于建设新茶叶基地400亩,30万元用于维护老茶叶基地100亩。促进平马居委会走上了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。通过茶叶种植、管护、施肥等务工收入实现居民增收,带动建档贫困户13户66人实现了增收,户均增收1000元。

三、挖掘资源建设平马夏朗扶贫车间

      2019年8月14日,洪安镇平马夏朗扶贫车间正式招工。当天许多群众来前来报名。扶贫车间为订单式生产。工人来源以镇内群众为主,建卡贫困户优先招录。

      由于当地有的贫困户年龄相对偏大,很难外出务工,家庭负担较重。针对这种情况,为了充分利用其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性,洪安镇政府联合重庆夏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以“扶贫车间”为载体的就地就业脱贫模式。通过发展手机零配件这种劳动密集型手工工业,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就近就业。以此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,实现脱贫致富。

      建立在平马居委会后街组的扶贫车间项目总投资150万元,其中建筑面积800㎡,机器设备50余万元,主要生产加工手机零配件。

       扶贫车间2018年12月开工建设,2019年8月竣工。

       8月19日,洪安镇平居委会后街组的平马夏朗“扶贫车间”正式开工,车间里,工人在聚精会神进行手机零配件生产。第一批务工村民有30人,其中建档贫困户8人。待第一批村民培训成熟后,即可带动第二批村民进行务工。

      扶贫车间薪酬主要以计时计件为主,多干多得,月底有一部分考核绩效奖。务工工人薪酬平均每月2500元左右。随着后期扶贫车间员工熟练程度,薪酬水平将逐步上升至每月3000元左右。

       发展生态环保产业,发展柚子、脐橙等经果林;发展茶叶,药材,油茶等环保绿色产业。这些产业发展中种植、管护、采收等等大量用工,拓宽了贫困人口就业的门道。打造扶贫车间,拓宽了贫困人口就业的路子。通过发展实现就业,通过就业增加贫困人口贫困户经济收入,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。

       就业扶贫,边城洪安风景独好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